引言
“财富自由”总被贴上“遥不可及”的标签,但真相是:普通人通过科学理财,完全能实现“被动收入覆盖基础开支”的小目标。本文拆解三个核心步骤,助你迈出理财第一步。
一、分清“想要”和“需要”,告别月光族
50/30/20法则:将收入分为50%生活必需(房租、水电)、30%弹性消费(娱乐、聚餐)、20%强制储蓄+投资。
延迟满足法:购物前问自己“这是解决生理需求(如饿),还是心理需求(如馋)?”后者建议等待72小时再决定。
二、从“存钱”到“生钱”,让钱为你打工
工具选择:
短期资金(1年内):货币基金(如余额宝,年化2%-3%),流动性高;
中期资金(1-3年):纯债基金或银行理财(年化3%-4%),收益稳健;
长期资金(3年以上):指数基金定投(年化8%-10%),复利效应显著。
案例:小明每月定投1000元到沪深300ETF,10年后本金+收益约18万元(按年化8%计算)。
三、避开理财“毒鸡汤”,守住本金
警惕“年化收益超20%”的承诺:巴菲特平均年化收益仅约20%,普通人更需警惕高风险投资;
拒绝“一把梭”:再看好某资产,单笔投资不超过可投资资产的10%。
结语
理财不是一夜暴富,而是用数学和纪律对抗人性弱点。从今天开始,把“财富自由”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,时间会是最公平的见证者。